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学术前沿

我院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缓解的真实世界研究在Lancet子刊发表

浏览量:968       来源:北京大学风湿免疫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1-08-16

20210812日, Lancet杂志子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WP在线发表了题为“亚太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缓解的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结果(Clinical remissio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a multicenter real-world study in Asia-Pacific region)”。这是一项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栗占国教授发起、亚太风湿病联盟(APLAR)类风湿关节炎(RA)专业组(RA-SIG17个中心参与的研究。对APLAR国家及地区进行了RA缓解率真实世界横断面调查,并分析了临床缓解的相关因素。

这项亚太地区多中心、大样本RA缓解率研究纳入了11个国家、17个中心的2000余例RA患者,通过不同的缓解标准(包括DAS28-CRPDAS28-ESRCDAISDAIBooleanCliDR六种标准),分析RA缓解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亚太地区的 RA临床缓解率仍然较低,仅有62.3%、35.5%30.8%26.5%24.7%17.1%的患者分别达到DAS28-CRPDAS28-ESRCDAISDAIBooleanCliDR缓解标准。其中,DAS28-CRP标准最高(62.3%),但与其他五种标准相差较大,而其余标准的结果彼此比较接近(35.5%-17.1%),更贴近临床实际。

进一步分析可见,临床深度缓解(CliDRBooleanSDAI三种标准接近,其中CliDR最为严格(CliDR标准的定义为“无关节肿胀和压痛,ESRCRP正常”)。

 

 

 

研究发现在亚太地区,传统缓解病情抗风湿病药物(csDMARDs)仍是主要用药,占RA患者的80.7%,其中18.9%的患者甲氨蝶呤用量不足。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年龄与性别后,发现b/tsDMARDs的使用与缓解呈正相关,而糖皮质激素使用与缓解呈负相关。在这项研究中,b/tsDMARDs的低使用率以及甲氨蝶呤使用剂量不足与亚太地区缓解率较低有关,值得临床上关注。该研究证明,有利于缓解的因素还包括男性、年轻患者、合并症少和较少系统性受累等因素(见表)。

这项亚太地区RA缓解率的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为RA缓解以及相关因素提供了依据,对RA的进一步研究和正规治疗有重要意义。

   

本文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团队今年第二次在该刊发表的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论文。孙兴博士、李茹教授、蔡月明副教授为本文的共同一作,栗占国、李茹为共同通讯。本研究受到了澳门科技发展基金、北京市风湿病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科委类风湿关节炎重点专项基金及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CLS)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sd/article/S2666606521001498

宣传处      

北京大学风湿免疫科